靶向药“三十六计”助力抗癌

  目前,肺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第一位的癌种。今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发肺癌病例占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的20.03%,因肺癌死亡人数约为63.1万例,占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26.99%。

  从1933 年第一例成功的肺癌切除手术至今,人类与肺癌的斗争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进入21世纪,肺癌的治疗更是突破性地出现了单克隆抗体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PD-1、PD-L1)这三大类靶向药物。

  这些药物在设计与作用中体现出的智慧与哲学,在很多方面与《孙子兵法》的作战指导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天就以这三类肺癌靶向药物为例,谈谈肿瘤靶向药物的“三十六计”。

  釜底抽薪——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

  釜底抽薪,“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九计,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与正常的组织和细胞一样,肿瘤细胞的生长离不开各种营养,而给它们供养的正是血管。肿瘤作为一种变异的细胞,其特点在于生长迅速。但普通的血管无法提供这种快速生长所需的营养,因此肿瘤细胞便自发地制造出许多新生血管,打通各种“管道”,从全身不断抢夺吸收各种养分,这也是导致肿瘤患者身体迅速消瘦,但肿瘤细胞却快速生长的原因。

  令水停止沸腾,最好的办法就是釜底抽薪。同理,想让肿瘤细胞死亡,最好的方法就是截断向其提供营养的管道,这恰好是肿瘤靶向药物贝伐单抗的作用原理。

  贝伐单抗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的特定靶点,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的生长,使新生血管无法产生,也就截断了向肿瘤供养的管道,最终“饿死”肿瘤。

  擒贼擒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替尼类)

  此计为攻打敌军主力,捉住敌人首领,这样就能瓦解敌人的整体力量。“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作战时要先把敌方的主力摧毁,俘虏其领导人,敌军一旦失去指挥,就会不战而溃。

  每月理发1次,每4天剪1次指甲,这是因为你身体的组织和细胞接收到了身体发来的生长信号,于是不停地生长。

  但眉毛和睫毛即使不修剪也无法长得跟头发一样长;头发长到1.5米左右就会逐渐停止生长……为什么人体的各种细胞和组织不会无限生长呢?

  原来它们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收到身体传来的生长信号,还会收到抑制信号。当细胞和组织接收到抑制信号时,其生长速度会受到控制。

  而肿瘤却自己给自己发号施令,源源不停地传递生长信号,使细胞的生长速度不受人体的控制,造成了肿块的疯长。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替尼类药物,如吉非替尼、克唑替尼、奥西替尼)的作用正是抑制细胞内的信号转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促进其凋亡。

  就如同一个军队,没有统领发号施令,便无法前进和开战。

  围魏救赵——PD-1、PD-L1

  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看起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最近大热的免疫调节剂PD-1、PD-L1正是用到了围魏救赵的逻辑。目前PD-1在我国上市的代表药物有K药(帕博利珠单抗)、O药(纳武利尤单抗)。

  正常人体都有一支保卫健康的“国防军”,那就是免疫系统,它们可以保护人体不受各种细菌、病毒以及肿瘤细胞的侵害。

  这支“国防军”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T细胞“巡逻部队”。即便是正常的人体,每天也在产生数以千计的肿瘤细胞。而你之所以没有出现肿瘤,正是得益于这支T细胞“巡逻部队”,它们每天在体内不停地“巡逻”,从而及时地发现和消灭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病毒和肿瘤细胞。

  但是有些狡猾的肿瘤细胞会使用金蝉脱壳的计谋,在其细胞表面释放一种特殊的蛋白质PD-L1。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相结合,会令T细胞误认为这些以PD-L1进行伪装的肿瘤细胞是无害的,它们便能成功逃脱。除此以外,这些肿瘤细胞还会通过PD-L1降低T细胞活性,导致T细胞凋亡瓦解,抑制T细胞增殖。

  为了使人体的T细胞得到解放,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去杀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人们发明了PD-1/ PD-L1抑制剂。

  PD-1抑制剂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相结合,这样肿瘤细胞就不能再与T细胞表面的PD-1相结合,于是T细胞又可以正常地识别和消灭细胞了。正如围魏救赵一样,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一招制胜。

  温馨提示:

  在与肿瘤的斗争中,人类的智慧得到了最大程度地体现,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无数人的生命因此而得到拯救。但目前肿瘤仍未被战胜,这也鞭策着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新的药物,寻求新的疗法。希望未来人与药物之间能够默契配合,最终战胜肿瘤。

本站基于学习/交流相关知识为目的,内容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或留言予以屏蔽/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2019年12月9日 23:33
下一篇 2019年12月13日 23:40

相关推荐

  • 【器械科普 百问百答】常用医疗器械使用知识

      问:胃镜的功能是什么?   答:胃镜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胃镜检查能使医生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还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进一步作出明确诊断。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借助胃镜,医生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病…

    2020年6月14日
    46400
  • 泡腾片可用水送服?

             作者: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药学部 药师 张桂凡         审核专家: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主任药师 张晋萍   

    2020年6月26日
    46200
  • 浅谈人因工程学在医疗器械设计中的应用

      相信很多一线的医疗器械研发者都会收到这样一条设计需求——“医生使用起来顺手”。人们评论医疗器械设计的好坏也通常是说“好不好用”。所谓“顺不顺手”“好不好用”就涉及人因工程(HumanFactorsEngineering,简称HFE)。   人因工程设计是隐…

    2019年12月28日
    59300
  •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科普宣传视频

    .main_con p video{width:1000px !important;height: 666px !important;}

    2020年7月30日
    46900
  • 如何判定医疗器械是否适用?

      医疗器械产品在出厂时都附有说明书,说明书中标明了产品的适用范围。医疗器械的适用范围与该产品在其《制造认可表》或《产品注册登记表》中的相应内容一致。产品的适用范围一般是在临床试验的基础上,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有其科学性和法定性。因此,消费者在购买…

    2021年6月30日
    49100
  • 乱用美牙仪牙齿很受伤

      海南口腔医院修复科副主任曹香林   如今,口腔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不少人选择在网上购买各种牙齿美白的工具,在家美白牙齿。有些商家声称,只要在牙齿上涂一层凝胶并戴上泛蓝光的美牙仪,就能让牙齿变白。   事实上,网上售卖的美牙仪隐患很多,购买要谨慎。…

    2020年2月4日
    47300
  • 血压计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依测量结果自我诊断及治疗有风险,应遵从医生指导。在普通心律失常(比如说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及心房颤动等)的情况下测量会造成误差。请勿对袖带过度加压,会造成手臂淤血或麻痹。患有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血液疾病的患者,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测量时因手臂受…

    2021年9月3日
    46500
  •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2022年12月10日)   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下降,但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结合三年来新冠肺炎救治经验,研究制定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指导新冠病毒感染者更好地运用…

    2022年12月10日
    44900
  • 国家药监局:患有严重低血压或动脉出血患者禁用烟酸注射剂

      17日,国家药监局于官网发布《关于修订烟酸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称,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烟酸注射剂(包括烟酸注射液、注射用烟酸)说明书【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修订要求强调,对本制剂有过…

    2020年3月17日
    482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