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64期) 警惕阿德福韦酯的低磷血症及骨软化风险

  编者按: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而建立的一项制度。《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公开发布以来,对推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期通报的是阿德福韦酯引起的低磷血症及骨软化的风险。阿德福韦酯2005年在我国上市,有片剂和胶囊两种剂型,临床上用于治疗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证据,并伴有血清氨基酸转移酶(ALT或AS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活动性病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分析提示,阿德福韦酯在长期使用后可引起低磷血症及骨软化,骨软化主要是非矿化的骨样组织增生,骨质软化,而产生骨痛、骨畸形、骨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由于阿德福韦酯引起的骨软化发生周期长,病程进展缓慢,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此风险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
  为使医务人员、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公众了解阿德福韦酯的安全性问题,特以专刊形式通报此品种。本通报旨在提醒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在使用阿德福韦酯的治疗过程中,应常规监测肾功能和血清磷,如出现骨痛、行动困难、骨折等骨软化症状时应及时停药并进行相关治疗。相关生产企业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临床用药安全的宣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警惕阿德福韦酯的低磷血症及骨软化的风险
  阿德福韦酯于2005年在我国上市,有片剂和胶囊两种剂型,临床上用于治疗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证据,并伴有血清氨基酸转移酶(ALT或AS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活动性病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分析提示,阿德福韦酯在长期使用后可引起低磷血症及骨软化。骨软化主要是非矿化的骨样组织增生,骨质软化,而产生骨痛、骨畸形、骨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情况
  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据库中有关阿德福韦酯的病例报告共计1268份,不良反应/事件累及系统主要为胃肠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全身心损害等。其中严重报告91份,占总报告数的7.18%。严重病例报告中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肌酸磷酸激酶升高、低磷血症、肾功能异常、范可尼综合征、骨软化等。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共检索到阿德福韦酯引起骨软化的不良反应报告21份,首例骨软化的病例是2011年4月报告的,大多数病例(18例)均在2012-2013年间收到。21例发生骨软化的患者中,4例为女性,其余17例均为男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3.15岁,最小年龄患者为29岁,最大年龄患者为69岁。不良反应均在说明书推荐治疗剂量10mg/d时发生。不良反应除骨软化外还表现为肾小管酸中毒、肾小管病变、范可尼综合征、骨折等,并均伴有血磷降低。阿德福韦酯引起的骨软化多在用药3年后发生,用药3-7年期间发生的病例数占80.95%,仅有1例发生在用药2年半后,也有患者在用药9年后发生。
  21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好转,6例未好转,1例有后遗症,2例不详。未好转患者中,5例患者停用了阿德福韦酯并进行治疗,截止上报时患者症状仍未好转,另外一例患者仍继续服用阿德福韦酯,同时应用相关药物治疗,截止上报时患者症状仍未好转;1例报告有后遗症的患者表现为活动受限,但服用相关药物治疗后骨痛症状已有所缓解。
  典型病例:患者男,41岁,有家族肝病史。2007年7月开始服阿德福韦酯,10mg/日。2009年9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足跟、右侧肋骨疼痛,当地医院先后诊断为跟腱炎、肋软骨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对症治疗。
  2010年11月患者右侧肋骨疼痛加重,血生化示:血磷0.51mmol/L,未引起重视,继续服药。2011年12月8日复查血生化:血磷0.37mmol/L,肌酐94.6umol/L,尿酸 68.8umol/L,β2微球蛋白0.34mg/dl,肝功能及肌酶指标均正常。
  2012年1月10日,患者停用阿德福韦酯,改为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2012年2月14日复查血生化:磷0.76 mmol/L,肌酐96umol/L。但疼痛症仍加重,且全身乏力,行走需扶杖。夜间平躺时疼痛加剧,疼痛发作时引起阵发性全身抽搐,患者痛苦难忍,大剂量服用镇痛药缓解症状。遵医嘱给予补磷、补钙治疗。
  2012年3月19日,复查血生化:血磷0.71mmol/L,仍偏低,其余正常,但补磷治疗后,患者自感体力明显好转,可以脱离支撑物缓慢步行200-300米距离,体重较用药期间最低体重增加10公斤左右。2012年6月,在停用阿德福韦酯5个月后,患者可正常从事日常活动。


  二、阿德福韦酯导致骨软化的作用机理
  阿德福韦酯对近端肾小管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使其重吸收功能下降、尿磷排泄增加,导致低磷血症。磷对骨代谢有影响,磷酸盐的减少会导致骨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从而导致骨质软化症。肾小管酸中毒时肾小管不能正常交换氢离子,碳酸盐丧失,引起低钠、低钾性酸中毒并伴有尿液碱化,亦可导致骨质软化症的发生。


  三、建议
  1、阿德福韦酯引起的骨软化发生周期长,病程进展缓慢,多为长期用药后发生,一般发生时间为3-5年,初期可能有血磷降低,如果不采取措施,可能会发展为骨软化症,主要表现为骨痛、行动困难、骨折等,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该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识别,采取停药或相关对症治疗等措施。患者使用阿德福韦酯时,应常规监测肾功能和血清磷。


  2、相关生产企业应修改完善药品说明书相关内容,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临床用药安全的宣传,确保产品安全性信息及时传达给患者和医生,以减少和防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阿德福韦酯治疗引起低磷血症及骨软化风险的问答
  1、阿德福韦酯是用来治疗哪种疾病的?
  阿德福韦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证据,并伴有血清氨基酸转移酶(ALT或AS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活动性病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2、骨软化主要有什么症状?
  骨软化是以新近形成的骨基质矿化障碍为特点的一种骨骼疾病。其结果是导致非矿化的骨样组织堆积、骨质软化,从而产生骨痛、骨畸形、骨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早期表现为腰酸腿痛、行走障碍、四肢无力、骨痛、体重减轻等。阿德福韦酯引起的骨软化常伴有血磷降低。
  3、阿德福韦酯引起的骨软化有哪些特点?
阿德福韦酯引起的骨软化发生周期长,病程进展缓慢,多为长期用药后发生,一般发生时间为3-5年,初期可能有血磷降低,如果不采取措施,可能会发展为骨软化,主要表现为骨痛、行动困难、骨折等。但如果医生和患者能了解此不良反应并及时识别,采取停药或相关对症治疗等措施,患者的预后良好。
  4、阿德福韦酯引起的骨软化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阿德福韦酯对近端肾小管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使其重吸收功能下降、尿磷排泄增加,导致低磷酸血症。磷对骨代谢有影响,磷酸盐的减少会导致骨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从而导致骨质软化症。肾小管酸中毒时肾小管不能正常交换氢离子,碳酸盐丧失,引起低钠、低钾性酸中毒并伴有尿液碱化,亦可导致骨软化症的发生。
  5、使用阿德福韦酯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医生应告知患者在服用阿德福韦酯时可能出现的低磷血症及骨软化,嘱其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清磷。如果出现血磷降低、腰酸腿痛、行走障碍、四肢无力、骨痛、骨折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本站基于学习/交流相关知识为目的,内容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或留言予以屏蔽/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2014年11月28日 08:00
下一篇 2014年12月30日 08:00

相关推荐

  • 药物警戒快讯 第11期(总第187期)

    内容提要 英国警示帕纳替尼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风险 英国警示含利托那韦药品与左旋甲状腺素相互作用致甲状腺素水平降低风险 英国警告芬太尼透皮贴剂意外暴露带来的严重风险 英国警示利伐沙班增加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死亡、血栓和出血事件风险 加拿大警示奥贝胆酸与剂…

    2018年11月23日
    1.1K00
  • 药物警戒快讯 2016年第12期(总第164期)

    内容提要 美国警告睾酮和其他合成雄激素类固醇的与滥用和依赖相关风险加拿大发布双膦酸盐导致颌骨坏死的风险因素加拿大提示干扰素β导致肺动脉高压的潜在风险加拿大提示左乙拉西坦和甲氨蝶呤间相互作用的潜在风险加拿大警示去氧肾上腺素与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相互作用 美国警告睾…

    2016年12月30日
    1.1K00
  • 药物警戒快讯 2018年第4期(总第180期)

    内容提要 欧盟暂停对羟乙基淀粉溶液的决策程序澳大利亚禁止2岁以下儿童使用第一代口服镇静抗组胺药加拿大警示七氟烷引起唐氏综合征患儿心动过缓风险英国警示米索前列醇引起过度子宫收缩风险 欧盟暂停对羟乙基淀粉溶液的决策程序   2018年4月9日,欧盟委员会(Euro…

    2018年5月8日
    1.1K00
  • 药物警戒快讯 第5期(总第133期)

    内容提要  法国和澳大利亚警惕奥美沙坦导致的严重肠病风险  欧洲药品管理局建议在保持雷奈酸锶上市许可的情况下进一步限制其使用  加拿大警告与米氮平相关的QT间期延长风险  欧盟对双醋瑞因的使用提出限制性条件  英国警惕奥利司他与抗逆转录病毒HIV药物的相互作用…

    2014年5月5日
    1.1K00
  • 药物警戒快讯第6期(总第194期)

      内容提要   加拿大警告芬太尼与中枢神经抑制剂联合使用的风险  加拿大修订阿哌沙班的产品信息  加拿大警告托珠单抗的肝毒性风险  英国建议托法替布禁用于有肺栓塞高风险的患者   新西兰警告列汀类降糖药的大疱性类天疱疮风险   日本警告奥司他韦的出血风险  …

    2019年12月9日
    1.1K00
  • 药物警戒快讯 2006年第10期(总第27期)

    内容提要  美国FDA警告抗抑郁药给孕妇带来的风险  美国FDA警告曲普坦类与抗抑郁药合并使用致血清素综合征  EMEA评价认为黑升麻与肝损害存在相关性  高剂量泰诺与转氨酶升高            美国FDA警告抗抑郁药给孕妇带来的风险   2006年7月…

    2006年9月22日
    1.1K00
  • 药物警戒快讯 2006年第9期(总第26期)

    内容提要  加拿大更新ADHD治疗药的说明书  加拿大警告雷洛昔芬导致中风风险升高  加拿大限制吉非替尼的使用  加拿大警告治疗勃起功能障碍药品的安全性  加拿大建议心脏病患者慎用含L-精氨酸的产品             加拿大更新ADHD治疗药的说明书  …

    2006年8月17日
    1.2K00
  • 药物警戒快讯 第4期(总第192期)

      内容提要   美国警示临床试验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高剂量托法替布的肺血栓和死亡风险   英国警示SGLT2抑制剂的生殖器或会阴区坏死性筋膜炎风险   加拿大警示非那雄胺的自杀意念潜在风险   日本警示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的无菌性脑膜炎风险     美国警…

    2019年4月24日
    1.1K00
  • 药物警戒快讯 2008年第7期(总第56期)

    内容提要   欧盟规定申请新药需递交儿科研究计划  欧盟限制使用口服莫西沙星  欧盟警告依托考昔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欧盟统一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说明书信息  澳大利亚发布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不良反应信息           欧盟规定申请新药需递交儿科研究计划 …

    2008年8月11日
    1.1K00
  •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52期) 警惕碘普罗胺注射液和红花注射液的严重不良反应

    编者按: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而建立的一项制度。《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公开发布以来,对推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期通报品种为碘普罗胺注射液和红…

    2013年2月6日
    1.1K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